《中醫詞典》解釋「酒癖」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酒癖,《諸病源候論》與《外臺祕要》描述

酒癖是一種病名,指的是飲酒過度後,酒精以及喝水未能徹底分散,停滯於胸膈和脅肋部位,形成一種癖病。人們經常會感到胸膈下氣急和疼痛,這種情況被稱為酒癖。

根據《諸病源候論.酒癖候》的描述,酒癖發生的原因是因為飲酒過度後感到口渴,喝水的量沒有控制,導致酒精和水都無法被代謝,停滯在脅肋以下的部位,形成癖病。這種病狀時常出現疼痛感,因此被稱為酒癖。

根據《外臺祕要》卷八的記載,酒癖的症狀包括飲酒後痰水不消、胸腹脹滿,甚至出現嘔吐、腹瀉、目視不明、耳聾等症狀。

酒癖的治療

酒癖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消除癖病,促進水分的代謝。可使用的治療方案包括大七氣湯、消飲丸、薑桂丸、曲櫱丸、海藻丸等藥方。具體的治療方案可參考與酒癖有關的方劑。

酒癖的預防

為了預防酒癖的發生,有幾點需要注意:

  1. 飲酒要節制,不要過量飲酒。
  2. 飲酒後避免立即飲水,以防加重病情。
  3. 注意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保持適度運動。

如果出現酒癖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