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酒臌」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酒臌,病證名。因飲酒過度所致的臌脹證。《不居集.酒臌》:「少年縱酒無節,多成酒臌。」「其有積漸日久,而成酒臌者,則尤多也。蓋酒性本濕,壯者氣行則已,酒即血也;怯者著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以酒為水,而血氣既衰,亦皆隨酒悉化為水矣。所以凡治水臌者,必當以血氣為主,而養陰利濕,是誠善矣。」參見水鼓條。

酒臌的病因,主要由於飲酒過度,酒性本濕,濕濁內生,阻遏氣機,氣機不利,則水濕停聚,水濕停聚,則氣血不暢,氣血不暢,則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水濕內停,水濕內停,則臌脹內生。

酒臌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腹脹、腹痛、嘔吐、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色黧黑、身體浮腫、四肢沉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脈沉細等。

酒臌的治療,以健脾利濕、行氣消脹為主。可用蒼朮、白朮茯苓澤瀉、白術、陳皮、甘草、大腹皮、木香、砂仁等藥物組成方劑治療。

酒臌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飲酒要適量,不可過度。
  2. 飲酒後不要立即睡覺,要適當活動,以促進酒精代謝。
  3. 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體質。
  4.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適當鍛鍊,提高身體素質。

酒臌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視,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酒臌的相關知識,做好預防工作,以免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