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酒毒發」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酒毒發疽(酒毒發)

酒毒發疽(又名酒毒發)是一種由於過度飲酒、膏粱厚味積毒而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通常發生在脊背等部位,初期大小如彈丸,逐漸增大到拳頭大小,皮膚顏色不變,觸摸起來堅硬如石頭,患處時而麻木時而木訥,疼痛劇烈。同時還可能伴隨全身拘急、二便澀滯、面部和四肢的腫脹、類似痢疾的腹瀉等全身症狀。

治療上,初期應該清熱解毒。可使用連翹消毒飲,或者內服託黃芪散。

以下是《外科大成》卷二中關於酒毒發疽的記載:

酒毒發疽,又稱酒毒發。這是由於食用過多膏粱厚味,積毒而導致的疾病。它通常發生在脊背等部位,初期大小如彈丸,逐漸增大到拳頭大小,皮膚顏色不變,觸摸起來堅硬如石頭,患處時而麻木時而木訥,疼痛劇烈。同時還可能伴隨全身拘急、二便澀滯、面部和四肢的腫脹、類似痢疾的腹瀉等全身症狀。

治療方法:初期應該清熱解毒。可以使用連翹消毒飲,或者內服託黃芪散。

連翹消毒飲:連翹、黃芩、黃連、大黃各等分,煎水服用。

內託黃芪散:黃芪、當歸、白朮、甘草各等分,研成粉末,每次3克,用溫水送服。

以上是《外科大成》卷二中關於酒毒發疽的記載。

酒毒發疽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現了酒毒發疽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