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酒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酒刺,又稱肺風酒刺,是中醫皮膚病的一種。全稱應作肺風酒刺。肺風酒刺是因為肺經血熱有鬱而導致的。

《外科大成》卷三記載:「肺風由於肺經血熱不行而導致的酒刺。宜用枇杷清肺散或服用荷葉著糊丸;白礬末可以與酒混合塗抹在皮膚上。」

酒刺的臨床表現為面部出現紅色丘疹或結節,有時可融合成片,表面有油脂性鱗屑,伴有瘙癢。

酒刺的病因與肺經血熱有鬱有關。肺經血熱會導致肺經的氣血運行不暢,進而產生面部皮膚的病變。

酒刺的治療主要是清肺熱、疏風散結。常用的方藥有枇杷清肺散、荷葉著糊丸等。外用可以使用白礬末混合酒塗抹在患處。

酒刺的預防方法包括: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臉,勤換洗枕巾、被罩等。

  2. 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3. 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

  4.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酒刺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