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久頭痛」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久頭痛
病名釋義
久頭痛,指頭痛反覆發作、纏綿難癒之證,病程多經年累月,或遇外感誘發,或內傷積損所致。其特徵為頭部疼痛持久不消,或時作時止,多伴隨體質偏頗或經絡氣血失調。
病因病機
- 內傷為本:
- 氣血陰陽虧虛:氣虛則清陽不升,頭面失養;血虛則腦絡空滯,不榮則痛;陰虛陽亢或陽虛寒凝,皆可致頭痛綿延。
- 痰濁風火鬱遏:痰濕內阻,上蒙清竅;肝鬱化火,風陽上擾;或久病入絡,瘀血滯留,阻塞頭部經絡,氣血壅滯不通,發為頑痛。
-
外感為標:
如《丹溪心法附餘》所言,此類患者雖本屬鬱熱,然外顯「標寒」之象,稍感風寒即誘發,需以厚物裹頭,實為內熱外寒、陽氣鬱閉之候。
證型分類
久頭痛臨床常見以下證型,各有其病機特點:
- 頭風:風邪入絡,頭痛驟發驟止,或偏或正,常伴惡風。
- 偏頭風(偏頭痛):多屬肝經風火或痰瘀交阻,痛在一側,劇烈如劈。
- 氣虛頭痛:頭痛隱隱,勞累加重,倦怠乏力,脈弱。
- 血虛頭痛:頭痛眩暈,面色蒼白,心悸怔忡,舌淡。
- 鬱熱頭痛:頭脹痛伴煩熱,口苦咽乾,脈弦數。
- 痰厥頭痛:頭痛昏蒙,胸悶嘔惡,苔白膩,脈滑。
古籍論述
《丹溪心法附餘》指出:「久頭痛病,略感風寒便發,寒月須重綿厚帕包裹者,此屬鬱熱,本熱而標寒。」揭示其本質為內熱鬱結,外顯寒象,治當清泄鬱熱,兼疏風散寒。
辨證要點
久頭痛之辨證,首分虛實:
- 實證:痛勢劇烈,拒按,多因痰、火、瘀所致。
- 虛證:痛勢綿綿,喜按,多因氣血陰陽不足而生。
次察經絡所屬,如太陽經痛多在後枕,陽明經痛在前額,少陽經痛在兩側,厥陰經痛在巔頂。
附註
久頭痛涉及證型繁多,具體如「頭風」「偏頭風」等,可參見各專條詳述。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