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久瘧」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久瘧,是指瘧疾久延不愈者。《諸病源候論[1].久瘧候》中說:「瘧皆由傷暑及傷風[2]所為,熱盛之時,發汗吐下過度,腑臟空虛,營衛傷損,邪氣[3]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
久瘧的病因,主要是由於瘧疾發作時,患者發汗吐下過度,導致體內津液耗傷,臟腑[4]空虛,營衛受損,邪氣內伏,久而久之,形成了久瘧。
久瘧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面色蒼白:久瘧患者的面色常常會比較蒼白,精神萎靡。
久瘧的治療,以益氣養血、溫陽化陰為主。常用的方劑有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丸等。如果患者的陽虛比較明顯,則可以使用附桂八味丸等以益火之源而消陰翳。
久瘧的預後,一般來說是比較好的,只要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治癒。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或者治療不及時,則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出現了久瘧的症狀,一定要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參考資訊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