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久咳」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久咳,又稱[久咳嗽[1]](/dic/6352)、久嗽,是指咳嗽經久不愈的一種病證。多因外邪留戀,臟腑內傷[2]氣虛血虧[3]七情鬱結[4]等所致。

素問·咳論[5]》中提到:「久咳者,肺虛也。」《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認為由肺虛極所致。《萬病回春[6]》卷四則認為久嗽多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

醫方集解》中說:「久嗽有痰者,燥脾化痰;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要開鬱潤燥。其七情逆者,順氣為先;停水宿食者,分導為要;氣血虛者,補之斂之。」

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認為久咳屬虛屬鬱。氣虛者,宜補中益氣湯;血虛者,宜阿膠四物湯;血虛火盛,喘咳聲嘶者,宜芩連四物湯;氣血兩虛者,宜寧肺湯虛勞嗽,痰熱渴汗者,宜滋陰清化丸;虛勞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虛勞嗽一二聲,無痰,夜則發熱,過則冷,睡多夢者,宜劫勞散火鬱於肺,咳則有聲無痰者,宜桔梗湯濕痰內鬱,痰出則咳少止,少頃又咳者,宜加味二陳湯;咳久傷脾,滿面生瘡者,宜人參蛤蚧散;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湯;久咳失氣者,宜劫嗽丸;久咳面目浮腫者,宜葶藶散;久咳不止,諸藥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久咳成癆者,宜保和湯;久咳經年,百藥不效,餘無他症與勞嗽異者,宜百部膏烏梅膏;痰鬱火邪在中,成乾咳嗽者,症極難治,先用開劑,宜逍遙散,重加桔梗,後用補陰之品,宜《本事》鱉甲丸熟地當歸白芍、麥冬、阿膠茯苓之屬。

久咳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咳嗽時間長,反覆發作,咳嗽頻繁,咳嗽劇烈,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稠,咳嗽時胸悶氣促,甚至喘息,嚴重者可出現咳血、咯血等症狀。

久咳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不同。如果是外感風寒引起的久咳,可以使用辛溫解表的中藥,如麻黃湯桂枝湯等;如果是內傷久咳,可以使用補益脾肺的中藥,如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等;如果是氣虛久咳,可以使用補氣健脾的中藥,如黃芪建中湯人參養榮湯等;如果是血虛久咳,可以使用養血潤肺的中藥,如四物湯歸脾湯等;如果是痰濕久咳,可以使用化痰止咳的中藥,如二陳湯三拗湯等;如果是火鬱久咳,可以使用清熱化痰的中藥,如桔梗湯、桑菊飲等。

久咳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2.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3. 戒菸限酒,避免刺激。
  4.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5.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
  6. 適當運動,增強肺活量。
  7.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參考資訊


  1. 咳嗽 - 医学百科

  2. 內傷(林健輝演唱歌曲)_百度百科

  3. 血虧:解釋,出處,_中文百科全書

  4. 從肝鬱到腫瘤只需6步!千萬不能做這3件事 | 肝氣鬱結 | 防癌 | 新唐人中文電視台在線

  5. 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 - A+醫學百科

  6. 萬病回春 - A+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