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久喘」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久喘,病證名。喘證[1]久延不愈者。多表現為正氣虛衰,痰飲[2]壅阻的證候。
《丹溪心法.喘》:「凡久喘之證,未發宜扶正氣為主,已發用攻邪為主。」亦可用人參潤肺丸[3]等培固元氣、補肺平喘。
久喘的病因病機[4]
久喘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久喘的臨床表現
久喘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喘息:久喘的典型症狀是喘息,喘息為一呼一吸之間氣息不勻,呼吸急促,呼氣長而吸氣短,或呼氣困難,或吸氣困難。
-
咳嗽[6]:久喘患者常伴有咳嗽,咳嗽為一陣一陣的,咳嗽頻繁,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稠。
-
胸悶:久喘患者常伴有胸悶,胸悶為胸部脹悶不舒,呼吸不暢,或胸部有緊縮感。
-
氣短:久喘患者常伴有氣短,氣短為呼吸短促,不能深呼吸,或活動後氣短。
-
其他:久喘患者還可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失眠等症狀。
久喘的診斷
久喘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進行診斷。
-
臨床表現:久喘患者主要表現為喘息、咳嗽、胸悶、氣短等症狀。
-
病史:久喘患者多有久病不愈、正氣虛衰的病史。
-
體格檢查:久喘患者可見肺部呼吸音減弱,可聞及哮鳴音。
-
輔助檢查:久喘患者可做胸部X線檢查、肺功能檢查、痰液檢查等,以協助診斷。
久喘的治療
-
扶正祛邪:久喘患者正氣虛衰,宜扶正祛邪。可用人參、黃芪、白朮等補氣健脾,益氣固表;可用白果、桑葉、冬瓜皮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可用五味子、黃連、天花粉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
-
化痰平喘:久喘患者痰飲壅阻,宜化痰平喘。可用浙貝母、川貝母、杏仁等化痰止咳;可用瓜蔞、白芥子、蘇子等宣肺平喘;可用桑白皮、陳皮、茯苓等健脾利水,化痰平喘。
久喘的預後
久喘的預後主要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效果。如果患者正氣虛衰嚴重,痰飲壅阻明顯,治療效果不佳,則預後不良。如果患者正氣虛衰不明顯,痰飲壅阻不重,治療效果良好,則預後良好。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