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九宮尻神」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九宮尻神考釋
九宮尻神為古代針灸禁忌理論之一,首載於《針經指南》,屬「人神避忌」學說範疇。其說以《周易》九宮八卦為框架,結合患者年歲推移,推算人神流注之方位,據以規避相應部位之刺灸,防範氣機逆亂。
理論淵源
尻神之「尻」本義為尾骶部,此處引申為「人神」所居之位。古人認為人體氣血隨天時、年齡而週流,特定年份人神會駐守特定部位,刺灸該處易擾動神明,故需避忌。此說融合了《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參」思想,並結合八卦方位配屬(乾首、坤腹、震足、巽股、坎耳、離目、艮手、兌口),形成系統化推算模式。
九宮輪轉規則
九宮尻神以九年為週期,十歲復歸坤宮,循環往復。具體配屬如下:
- 一歲・坤宮:應腹部,避忌外踝(坤為地,象徵下肢末端)。
- 二歲・震宮:應足部,避忌齒、指、腨(震屬木,主筋脈末梢)。
- 三歲・巽宮:應股部,避忌頭、口、乳(巽為風,上行至頭面)。
- 四歲・中宮:應脾土之位,避忌肩、尻(中宮主樞紐,肩尻為軀幹樞紐)。
- 五歲・乾宮:應頭部,避忌面、目、背(乾為天,象徵陽位)。
- 六歲・兌宮:應口部,避忌膊、手(兌為澤,對應上肢末端)。
- 七歲・艮宮:應手部,避忌項、腰(艮為山,象徵脊柱樞紐)。
- 八歲・離宮:應目部,避忌膝、肋(離為火,膝肋為筋脈聚集處)。
- 九歲・坎宮:應耳部,避忌臍、肘、腳(坎為水,主流動關節)。
學術價值與延伸
此說反映古代醫家對「時空—人體」對應關係的探索,與《靈樞・九宮八風》的時令避忌、子午流注針法之時間醫學,皆屬同源理論。然需注意,九宮尻神之禁忌非絕對,臨床須參合脈證,如《千金要方》所言:「若病急,雖避忌,亦當施治。」
後世醫家對尻神定位尚有補充,如《針灸大成》將「行年人神」與「逐日人神」並論,強調動態調和。現代研究則傾向視此為古人對生物節律的樸素認知,其避忌邏輯或與人體週期性敏感點相關。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