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九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九丹乃古代煉丹家所煉製之九種外丹,載於《抱樸子內篇·金丹》,被譽為「長生之要」。此九丹分別為丹華、神符、神丹、還丹、餌丹、煉丹、柔丹、優丹、寒丹,各具獨特功效與煉製法門,體現了道家外丹術與中醫藥學之交融。以下詳述其要義:
1. 丹華
為九丹之首,以汞、硫黃等為原料,經「飛伏」之法煉製而成。《黃帝九鼎神丹經》稱其「服之七日登仙」,主通經活絡,助陽氣升發。中醫理論中,此丹屬「金石類」,需配合導引術調和氣血,以防燥熱傷陰。
2. 神符
取朱砂、雄黃等「五石」合煉,符咒加持而成。其性烈,可「鎮心神、驅邪祟」,與中醫「重鎮安神」之理相通,然需辨證施用,適用於癲狂、癇證等陽亢神亂之症。
3. 神丹
以鉛汞為基,反覆昇華提純,色如紫金。《金丹秘要》謂其「化百病,駐顏容」,中醫視其具「補命門真火」之效,然因重金屬之性,古方多配伍茯苓、地黃等緩其毒性。
4. 還丹
「九轉還丹」為其極致,經多次水火鍛煉,取陰陽循環之意。道家謂其「返老還童」,中醫則用於虛勞羸弱,認為其可「補先天元氣」,類似現代「抗氧化」概念,然具體機轉仍待考證。
5. 餌丹
以金液、玉漿為輔料,煉為可食之丹丸。《雲笈七籤》載其「輕身延年」,中醫歸類為「補益劑」,然其煉製過程中常加入珍稀礦物,功效與風險並存。
6. 煉丹
強調「文武火候」掌控,成丹色赤,主溫通經脈。與中醫「溫裏散寒」方藥(如附子、肉桂)異曲同工,多用於寒痹、陰疽,但藥性峻猛,須慎用。
7. 柔丹
以水銀反覆淬煉,質地柔潤。古籍稱其「調和五臟」,契合中醫「柔肝熄風」之治則,可能與鎮靜、抗痙攣作用相關,然汞毒性需嚴防。
8. 優丹
融合多種草木之精,如芝、朮,兼取金石之性。其效「安魂魄、益智慧」,近於中醫「養心安神」之品(如酸棗仁、遠志),為外丹中較少見的「藥石並用」範例。
9. 寒丹
以硝石、玄冰等寒性礦物煉製,專治熱毒熾盛之症。《道藏》提及「解丹石毒」,與中醫「清熱解毒」法(如黃連解毒湯)相類,適用於癰瘡、熱極發狂。
九丹之術,實為古代醫道探索生命極限之實踐,雖部分理論與現代醫學相悖,然其「天人相應」「陰陽調和」之核心思想,仍影響後世中藥炮製與方劑配伍。如「煉丹」之水火既濟法,演變為今日中藥之「煅」「淬」工藝;「還丹」循環概念,亦與中醫「氣血周流」學說呼應。此類外丹雖罕用於當代臨床,然其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值得深入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