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靜志」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靜志,中醫名詞,指平心靜氣,專心致志。出自《素問·針解篇》:“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
靜志是一種心態,指的是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擾的狀態。在針灸治療中,醫生需要保持靜志,才能更好地觀察病人的症狀,並根據病情制定治療方案。
靜志也是一種修行方法,通過靜心、調息,可以使人心靜氣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靜志有以下幾個好處: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靜志的練習,以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靜志的練習方法:
- 坐姿端正,閉上眼睛,放鬆全身。
- 深呼吸,吸氣時默念“吸”,呼氣時默念“呼”。
- 保持呼吸均勻,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地感受自己的呼吸。
- 堅持練習,每天至少練習一次,每次練習時間為10-20分鐘。
靜志是一門修行,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見到效果。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靜志是一種良好的心態,也是一種修行方法。通過靜心、調息,可以使人心靜氣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靜志的練習,以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