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靜暑」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靜暑

靜暑是一種常見的中暑類病證,屬於中暑的一種。

病因與症狀

靜暑的主要病因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長時間處於靜止狀態,導致體內陽氣過盛,陰液不足,陰陽失調。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頭痛、頭暈、胸悶、心悸、煩躁、口渴、尿黃、大便乾燥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治療方法

治療靜暑的方法主要是清暑解熱、養陰生津。可以使用白虎湯、三仁湯、清暑益氣湯等中藥來治療。

預防方法

為了預防靜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長時間停留。
  2. 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3.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4.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5.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治療,以避免出現嚴重後果。

參考資料:《傷寒指掌》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