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竟體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竟體癰,病名。古人指所患癰瘡之最大者。《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腫一寸至二寸癤也,二寸至五寸癰也,五寸至一尺癰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體癰。」證治可參見外癰及有頭疽條。

竟體癰是癰瘡的一種,是指癰瘡的範圍很大,可以達到身體的一半以上。其發病原因與外感風熱、濕熱等邪氣侵襲人體有關,常見於體質虛弱、抵抗力低下的人群。臨床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熱痛,有波動感,周圍有紅暈,可伴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

治療上以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為主。可選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配合魚腥草大青葉、紫花地丁等消腫排膿的中藥,外用黃連膏、紫雲膏等外用藥膏。

竟體癰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避免接觸不潔物品。
  2.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平時可以多吃新鮮蔬果、適當鍛鍊,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 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4. 一旦出現癰瘡,要及早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竟體癰是一種嚴重的癰瘡,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現癰瘡,要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