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精液廓」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精液廓

精液廓為中醫眼科「八廓」理論之一,其名稱源自對應臟腑之生理功能。清代醫家顧錫於《銀海指南》卷一指出,精液廓即「坎(水)廓」,其經絡與膀胱相聯,內屬腎臟。因腎與膀胱相表裡,共司水液代謝,為人體「真水」生化之源,主司精微輸布,故稱「精液廓」。

理論基礎

  1. 臟腑歸屬
    精液廓對應「腎與膀胱」,屬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中醫認為「腎主水」,藏先天之精,膀胱為「州都之官」,主津液氣化。二者協調,方能維持水液代謝與精微物質之輸送,此即「精液」命名之由。
  2. 八廓與五行
    八廓理論中,精液廓配屬「坎卦」,五行屬水,與腎之象相合。坎水象徵潛藏、滋潤,反映腎藏精、主生殖之功能,亦涵蓋眼部津液濡養之作用。
  3. 生理功能
    精液廓主導眼部「水液代謝」與「精氣上注」。腎精充足,則目得濡養而視物清明;若腎虛或膀胱氣化失司,可能出現目乾澀、視物昏矇等症,此與現代醫學「淚液分泌異常」或「視網膜營養失調」之概念部分相通。

臨床關聯

歷代醫家認為,精液廓病變多與腎膀胱功能失調相關。例如:

  • 腎陰虧虛:眼乾無淚、視力減退,伴見腰膝酸軟、耳鳴。
  • 膀胱濕熱:目眵黏稠、白睛混赤,或兼小便不利。

此廓理論雖源自眼科,然其核心仍建構於中醫整體觀,強調「臟腑—經絡—官竅」之聯動,為辨治眼疾提供內在病機依據。

(註:欲深入探討精液廓之應用,可參閱《銀海精微》《證治準繩·眼科》等古籍,或結合「水廓」「腎主瞳神」等相關理論互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