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精露」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精露
經穴別名,出自《針灸甲乙經》,為「石門」之別稱。石門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二寸處,為三焦之募穴,具有調理氣機、溫補下焦之效。
在中醫學中,「精露」一詞與石門穴相通,其名蘊含「精氣顯露」之意,反映此穴與人體精氣儲藏及輸布密切相關。石門穴主治下焦虛寒、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利等症,亦可用於調理水液代謝異常所致之水腫、腹脹等問題。
從經絡理論而言,石門為三焦之氣所匯聚,三焦主司一身之氣化,故刺激此穴可助氣化功能,協調上、中、下三焦之氣機運行。歷代醫家亦重視其於婦科及生殖系統疾病之應用,如《針灸大成》載其能治「婦人子藏有惡血,腹滿痛」,顯示其活血調經之效。
此外,石門穴與腎氣相應,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故透過此穴可間接調補腎精,對虛損諸症有一定助益。臨床針刺或艾灸石門時,須依據辨證選取適當手法,以達溫通或滋養之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