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精靈」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精靈(精寧)
定義與源流
「精靈」為中醫推拿術語,又稱「精寧」,屬小兒推拿特定穴位之一。其名源自中醫「精」與「靈」的概念:「精」指人體精微物質,為生命活動之本;「靈」則喻其調節氣機、通絡開竅之效。此穴位臨床多用於小兒急症,尤以痰喘、驚風為要。
定位與操作
- 位置:位於手背無名指(第四指)及小指(第五指)掌骨間隙,當第四、五掌骨岐縫凹陷處,近腕橫紋側。
- 手法:
- 掐法:以拇指指甲垂直掐按3-5次,力度以患兒耐受為度,可醒神開竅。
- 揉法:用拇指螺紋面輕揉100-300次,方向多朝指尖推,能化痰平喘。
- 配伍穴位:常與「威靈穴」(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間隙)同用,合稱「精威二穴」,共奏鎮驚熄風之效。
中醫理論基礎
精靈穴屬手少陽三焦經所過,三焦主司氣化,通調水道。此穴刺激可:
- 疏瀉三焦鬱火:化解痰熱壅滯,改善咳喘氣逆。
- 通絡鎮驚:通過經絡傳導,平抑肝風內動,緩解小兒驚厥。
- 調和氣血:促進局部氣血運行,輔助小兒「稚陰稚陽」之體恢復平衡。
臨床應用
- 急症處理:
- 痰閉喘促:配伍「天突穴」「膻中穴」,揉掐精靈以豁痰通氣。
- 驚風抽搐:配合「人中穴」「十宣穴」掐按,急則治標。
- 日常調護:
- 小兒外感發熱時,輕揉此穴可輔助退熱。
- 與「脾經」「肺經」等小兒推拿穴位同用,調理積滯咳嗽。
古籍考據
《小兒推拿廣意》載:「掐精寧穴,治氣喘、口歪眼偏……」,明示其治風痰上擾之效;《幼科推拿秘書》亦提及「威靈、精寧二穴,掐之可救急驚卒死」,反映其傳統急救價值。
現代詮釋
從神經反射角度,精靈穴位處手背尺神經淺支分布區,刺激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抑制過度應激反應,與中醫「安神定志」理論相契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