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曹庭棟>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曹庭棟(1699-?年),清代著名養生家,亦作廷棟,字楷人,號六圃,晚號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其人性情淡泊,不慕榮利,雖獲舉孝廉卻堅辭不受,終生潛心學問,博通經史、詞章、考據之學,尤精於中醫養生之道,並躬行實踐,壽逾九旬,堪稱養生典範。
學術貢獻與養生思想
曹庭棟的代表作《老老恒言》(又名《養生隨筆》),為中國古代老年養生學專著之翹楚。該書以《黃帝內經》「天人相應」理論為綱,結合歷代醫家養生精要,系統闡述老年起居、飲食、情志、導引等調攝之法,體現其「順應自然、動靜相宜」的養生觀。
- 起居調攝
主張「起居有常」,強調順應四時陰陽以調整作息。如春季「夜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並注重寢具、衣著等細節,如推薦「暖腹」以護脾胃陽氣,符合中醫「背宜暖、腹宜溫」的養生原則。 - 飲食養生
提出「食宜清淡,寧少毋多」,注重粥養,於書中詳載百種藥粥配方,如茯苓粥健脾、枸杞粥滋腎,體現「藥食同源」思想。其論點與《本草綱目》「粥能暢胃氣、生津液」相呼應,尤其適合老年人脾胃虛弱之體質。 - 情志調和
繼承《內經》「恬淡虛無」之旨,認為「養靜為攝生首務」,強調清心寡欲以養神,避免「七情過極」損傷五臟,與清代醫家葉桂「調暢情志以疏肝」的觀點互為補充。 - 導引按摩
推崇簡易導引術,如「叩齒咽津」以固腎、「摩腹運臍」以助運化,融合了道家養生術與中醫經絡理論,契合《諸病源候論》「導引行氣,通利關節」之說。
歷史地位與影響
曹氏養生學說以平實實用著稱,摒棄玄虛之談,注重日常細節,對後世老年醫學與預防保健影響深遠。《老老恒言》不僅被收入《四庫全書》,更成為現代中醫養生研究的重要文獻,其提倡的「防病於未然」理念,亦與當代「治未病」學說一脈相承。
曹庭棟以自身高壽驗證其學,堪稱中醫養生理論與實踐結合之典範,其著作至今仍為中醫養生學之瑰寶。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