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精薄」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精薄

病證名,出自《辨證錄·種嗣門》,指男性精液稀薄之症。此症多因心腎不交腎陽不足所致,臨床常伴隨滑精早洩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病因病機

  1. 心火不濟:心火未能下溫腎水,導致腎氣不固,精關失攝,精液化生不足而稀薄。
  2. 腎陽虛衰:腎陽為人體生命活動之根本,若腎陽不足,則精室失於溫煦,精液難以濃縮,故見精薄。
  3. 脾虛濕盛:脾失健運,水濕內停,下注精室,亦可導致精液稀薄。

臨床表現

  • 精液質地清稀,色淡。
  • 常伴隨遺精滑精,或性功能減退。
  • 部分患者可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腎陽不足之象。

治療原則

溫補心腎固精培元為主,常用方劑如下:

  1. 濟火延嗣丹:適用於心腎不交者,方中多配伍人參巴戟天等益氣溫陽之品,以交通心腎。
  2. 補天育麟丹:主治腎陽虧虛,精液稀薄,方含鹿茸肉桂等溫腎填精之藥,助陽化氣。
  3. 右歸丸加減:若兼見命門火衰,可加附子杜仲以增強溫補腎陽之效。

其他相關理論

  • 精血同源:中醫認為精與血相互化生,若精薄日久,可能進一步導致血虛氣血兩虧
  • 先天與後天關係: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治療時需兼顧健脾益氣,以助精血生化。

此症需結合患者體質與兼症辨證施治,方能標本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