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睛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睛陷,病證名。系指眼目內陷的病證。見《五官病》,即目內陷。詳見該條。

睛陷,又稱目內陷。《醫學入門》曰:“睛陷者,目內陷也。”《醫宗金鑒》曰:“睛陷,目陷也。”《景岳全書》曰:“睛陷者,目陷入也。”《醫學衷中參西錄》曰:“睛陷,即目內陷也。”《醫學匯通》曰:“睛陷者,目陷入也。”《醫學衷中參西錄》曰:“睛陷者,即目內陷也。”

睛陷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肝腎不足: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目失所養,則可導致睛陷。《醫宗金鑒》曰:“睛陷者,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目失所養,故也。”
  2. 痰濁阻滯:痰濁阻滯,上蒙清竅,則可導致睛陷。《醫宗金鑒》曰:“睛陷者,痰濁阻滯,上蒙清竅,故也。”
  3. 風寒濕邪:風寒濕邪侵襲,阻遏經絡,則可導致睛陷。《醫宗金鑒》曰:“睛陷者,風寒濕邪侵襲,阻遏經絡,故也。”
  4. 外傷:外傷導致目內陷,多見於外力撞擊眼球所致。《醫宗金鑒》曰:“睛陷者,外傷導致目內陷,多見於外力撞擊眼球所致。”

睛陷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眼球內陷:眼球向內凹陷,眼白部分減少,眼黑部分增多。
  2. 視力下降: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3. 眼球乾澀:眼球乾澀,有異物感。
  4. 眼球疼痛:眼球疼痛,脹痛,有灼熱感。
  5. 流淚:流淚,眼屎多。

睛陷的治療,主要以補益肝腎、化痰散結、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等法為主。

  1. 補益肝腎: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目失所養,則可導致睛陷。因此,治療睛陷,首當補益肝腎。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
  2. 化痰散結:痰濁阻滯,上蒙清竅,則可導致睛陷。因此,治療睛陷,還需化痰散結。常用方藥有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半夏白朮天麻湯等。
  3. 祛風散寒:風寒濕邪侵襲,阻遏經絡,則可導致睛陷。因此,治療睛陷,還需祛風散寒。常用方藥有羌活勝濕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
  4. 活血化瘀:外傷導致目內陷,多見於外力撞擊眼球所致。因此,治療睛陷,還需活血化瘀。常用方藥有活血化瘀湯、跌打損傷丸等。

睛陷的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2. 注意飲食調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注意眼睛衛生,避免眼部感染。
  4. 避免外傷。

睛陷的預後,主要取決於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如果病因病機較輕,治療方法得當,則預後良好。如果病因病機較重,治療方法不當,則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