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睛不和」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睛不和,中醫名詞。主要表現為視物不明晰,或眼珠轉動不靈活。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錢潢註:「睛,目瞳子也。睛不和,精神不能貫注,故視而不明也。「(見《傷寒溯源集》)《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註》:「睛不和者,陽證也。此熱結神昏之漸,危惡之候,急以大承氣湯下之,瀉陽救陰,以全未竭之水。」參見目中不了了條。
睛不和,是指眼睛不舒服,視物不清。《傷寒論》中記載:「太陽病,脈浮,微惡寒,但頭汗出,無大熱,反惡熱,手足厥冷,但欲寐,目不和,口不能言,煩躁,心中懊憹,小便不利,大便硬,此為陽明病。」這段話描述了一個病人的症狀,他有發熱、頭汗出、手足厥冷、口不能言、煩躁、心中懊憹、小便不利、大便硬等症狀。其中「目不和」就是指眼睛不舒服,視物不清。
睛不和是陽明病的一個症狀,它是由陽明經熱引起的。陽明經熱會導致眼睛的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引起眼睛不舒服,視物不清。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最終可能會導致失明。
睛不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清熱解毒、通經活絡。可以使用大承氣湯、白虎湯、犀角地黃湯等中藥進行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等外治方法進行治療。
睛不和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因此,如果出現了睛不和的症狀,一定要儘早到醫院進行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