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驚啼」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驚啼,又名胎驚夜啼[1],是小兒常見的病證。多見於出生後1個月以內的嬰兒,以夜間啼哭為主,常伴有驚惕不安、手足抽動等症狀。
驚啼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驚啼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驚啼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驚啼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
孕期注意保胎,避免驚嚇。
-
產後注意護理,避免受風寒、受涼。
-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生冷、肥甘厚味等食物。
-
定期帶孩子體檢,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
驚啼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發育。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一旦發現孩子有驚啼的症狀,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參考資訊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