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驚惑」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驚惑

驚惑,又稱驚悸,是指神志不安、心慌迷惑的病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譫妄。」

驚惑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其中以風寒為主。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可導致腠理開泄,衛氣外逸,陽氣受損,心神失守,而出現驚惑的症狀。
  • 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以驚恐為主。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可導致心神失調,而出現驚惑的症狀。
  • 飲食勞倦: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可導致脾胃受損,氣血生化無源,心神失養,而出現驚惑的症狀。
  • 病後虛弱:久病體虛,正氣不足,可導致心神失守,而出現驚惑的症狀。

驚惑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神志不安,心慌迷惑,坐臥不安,不能自主。
  • 面色蒼白,目光呆滯,四肢厥冷。
  • 惡寒發熱,身體疲乏,食欲不振。
  • 舌淡苔白,脈細弱。

驚惑的治療以扶正固本、安神定志為主。可選用以下中藥方劑:

  • 四君子湯:補益脾胃,生化氣血。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惑。
  • 歸脾湯:養血安神,益氣健脾。適用於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惑。
  • 天王補心丹:滋陰養心,寧心安神。適用於心陰不足、心神失養所致的驚惑。

驚惑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平時要注意保養脾胃,飲食要清淡,不宜過食生冷油膩之物。
  • 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定期進行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驚惑是一種常見的神志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