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曹炳章>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曹炳章(1877-1956年)

曹炳章,字赤電,浙江鄞縣人,近代著名中醫學家、文獻學家。幼承家學,雖出身商賈,然志在岐黃,於經商之餘潛心研習醫典,後拜師方曉安門下,精讀《黃帝內經》、《金匱要略》及歷代醫家著作,歷時七載,融會貫通,醫術漸臻精湛,聲名日顯。其後應聘為藥棧經理,兼行醫濟世,並廣搜醫籍,致力於醫藥文獻之整理與研究。

學術貢獻與臨床特色

曹氏治學主張「博採眾長,破除門戶」,反對拘泥一家之言,強調臨證需靈活應變。其學術思想體現於以下方面:

  1. 文獻整理與醫學叢書編纂
    曹炳章深感中醫古籍散佚之憾,遂耗費心力蒐羅歷代醫籍,精選365種,編成《中國醫學大成》。此叢書分為醫經、藥物、診斷、方劑等十三大類,系統彙整中醫理論與臨床精華,為近代中醫文獻保存之重要里程碑。
  2. 舌診專著《辨舌指南》
    曹氏結合臨床經驗,撰《辨舌指南》,詳述舌象與臟腑病機之關聯,強調「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系統歸納舌質、舌苔變化對應之寒熱虛實辨證,豐富中醫診斷學內容。
  3. 溫病與霍亂辨治
    針對晚清民初溫病流行,曹氏著《霍亂寒熱辨證》,辨析霍亂之寒熱證型,提出「暑穢夾濕,當分經絡」之治則,融合葉天士衛氣營血理論,善用清暑化濕、升降氣機之法。
  4. 藥物學與臨床應用
    曹氏精通藥性,曾開設和劑藥局,注重藥材品質與炮製。其藥學思想見於《增訂偽藥條辨》,考證藥物真偽,強調「藥必地道,制必如法」,以確保療效。

著作與影響

除上述專書外,曹炳章尚遺有《醫醫病書》等22種未刊稿,內容涵蓋內科雜病、婦兒診治等。其主編《紹興醫藥月報》、創辦《藥學衛生報》,致力於醫藥知識普及,促進當時中醫界之學術交流。

曹炳章一生貫通理論與臨床,兼重古籍保存與醫學創新,其著作與思想對近代中醫發展影響深遠,尤以文獻彙編與診斷學見解為後世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