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驚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驚丹,病證名。因驚搐引起的發丹。
《活幼心書》曰:「嬰兒生後,百日之內,半歲以上,忽然眼泡紅暈微起,面帶青黯色,向夜煩啼,或面如胭脂,此伏熱在內,亦有面不紅者。始因居胎之時,母受重驚,驚邪傷胎,遞相傳襲;降生之後,復受熱毒,或再有驚,有驚則熱,熱氣內蘊,形之於外;初發之時,散生滿面,狀如水痘,腳微紅而不壯,出沒休息無定,次到頸項,赤如硃砂,名為驚丹。」
《幼科發揮》曰:「先發搐後發丹,此名驚丹。可治。此胎毒自內而外也。宜用大連翹飲主之。」
驚丹的症狀表現為:
- 面部出現紅暈,或面色發青,眼泡發紅。
- 煩躁不安,夜間哭鬧不止。
- 發熱,體溫升高。
- 皮膚出現紅疹,如水痘。
- 腳部發紅,不壯實。
- 發病時有驚厥的表現。
驚丹的治療方法:
- 清熱解毒,疏肝理氣。
- 安神鎮驚。
- 活血化瘀。
驚丹的預防方法:
- 孕婦在孕期要避免驚嚇,保持心情舒暢。
- 分娩時要注意避免產婦受到驚嚇。
- 新生兒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新生兒要注意營養,增強抵抗力。
驚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科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孩子有驚丹的症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