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驚搐五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驚搐五證,又稱驚風、驚癇,是小兒常見的急症,多因受驚嚇、驚恐所致。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然抽搐、四肢僵直、角弓反張,伴有意識障礙、煩躁不安、哭鬧不止等。
驚搐五證的鑒別,見《東醫寶鑒》。其內容如下:
- 身熱力大者為急驚:急驚多因受突然驚嚇所致,發病急驟,症狀重,常伴有高熱、煩躁不安、哭鬧不止等。
- 身冷力小者為慢驚:慢驚多因長期受驚嚇所致,發病緩慢,症狀輕,常伴有低熱、精神萎靡、嗜睡等。
- 僕地無聲,醒時吐沫者為癇: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調所致,發病多在夜間,常伴有抽搐、四肢僵直、角弓反張、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
- 頭目仰視者為天弔:天弔多因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發病多在清晨,常伴有頭痛、眩暈、嘔吐、抽搐、四肢僵直、角弓反張、頭目仰視等。
- 角弓反張者為痙:痙多因風寒濕邪侵襲,肝經受阻所致,發病多在冬季,常伴有肢體拘攣、角弓反張、抽搐、四肢僵直等。
驚搐五證的治療,以扶正祛邪、平肝熄風為主。急驚宜用羚羊角、鉤藤、天麻等清熱平肝熄風藥;慢驚宜用朱砂、羚羊角、鉤藤等清熱鎮驚安神藥;癇宜用天麻、鉤藤、白礬等平肝熄風止痙藥;天弔宜用羚羊角、鉤藤、天麻等清熱平肝熄風藥;痙宜用羌活、獨活、防風等祛風散寒通絡藥。
驚搐五證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 避免小兒受驚嚇。
- 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加強小兒的體質鍛鍊,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 定期帶小兒進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
驚搐五證是小兒常見的急症,但如果能及時發現和治療,大多可以治癒。家長應提高警惕,一旦發現小兒有異常,應立即帶其就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