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驚搐」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驚搐,病證名。指神識不安而四肢搐搦。

《天花八陣編》:「驚搐者,駭然而厥,目赤,牙緊,口,四肢搐搦也。蓋因熱極生風,風撼肝木,木來侮土,土受邪而歸心,心神不安,故發驚搐也。」

實熱者,治宜清熱瀉火,用瀉青丸或龍膽瀉肝湯;熱極生風者,治宜清熱熄風,用羚角鉤藤湯。

驚搐,又稱驚厥。是指小兒因驚恐、外感熱邪、痰熱內蘊等原因,導致心神不安,驚惕不安,四肢抽搐,甚至昏厥的一種急症。

驚厥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外感熱邪:小兒由於體質尚弱,抵抗力較差,當受到外界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邪氣的侵襲,就會引起驚厥。

2、痰熱內蘊:小兒由於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消化功能較弱,當飲食不當,或過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痰濕內生。痰濕內蘊,阻遏心陽,心神失養,就會引起驚厥。

3、驚恐驚嚇:小兒由於好動好奇,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又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很容易受到驚嚇。當受到驚嚇後,就會導致心神不安,驚惕不安,甚至昏厥。

驚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神志不安:小兒突然出現神志不安,驚惕不安,哭鬧不止,甚至昏厥。

2、四肢抽搐:小兒四肢突然出現抽搐,抽搐的程度輕重不一,有的只是手指、腳趾抽動,有的則全身抽搐,甚至出現角弓反張。

3、其他症狀:小兒還可能伴有發熱、口渴、煩躁、尿黃、大便乾燥等症狀。

驚厥的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為主。常用方藥有瀉青丸、龍膽瀉肝湯、羚角鉤藤湯等。

驚厥是一種急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驚厥的症狀時,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