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月不利」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經月不利,病名。出《脈經》卷九。指月經不調。詳該條。
《脈經》卷九:“經月不利,月事不時,或先或後,或多或少,或有血塊,或有血塊而痛,或有血塊而無痛,或有血塊而下血,或有血塊而下血而痛,或有血塊而下血而無痛,皆屬經月不利。”
經月不利的病因,多由肝腎虧虛、氣血失調所致。肝主藏血,腎主生髓,精血同源,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則月經失調。氣血失調,則經血運行不暢,亦可導致月經不調。此外,外感風寒、濕熱等邪氣,亦可侵犯沖任,阻礙經血運行,導致月經不調。
經月不利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月經周期、經量、經色、經質等方面的異常。月經周期可提前,也可延後,月經量可增多,也可減少,月經色可鮮紅,也可暗紅,月經質可稀薄,也可稠厚。此外,患者還可伴有下腹疼痛、腰酸背痛、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
經月不利的治療,以調理肝腎、氣血為主。可用四物湯、當歸芍藥地黃湯、補中益氣湯等方藥治療。此外,亦可配合針灸、推拿、艾灸等治療方法。
經月不利的預防,應注意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衛生,避免外感風寒、濕熱等邪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