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血暴下兼帶下」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經血暴下兼帶下是一種婦科疾病,特指婦女出現帶下病的情況,同時也伴隨著血崩。它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婦女的臟腑久冷,導致沖任氣虛,無法控制經血的排出,從而出現暴血和帶下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

臨床上,患者常表現為月經紊亂、經血量過多並且呈顏色紫暗且質地黏稠,有時可能還伴隨著赤白帶下、腹部下墜和腰痛,甚至可能出現腹瀉和頻尿等症狀。

治療這種情況,通常需要補氣攝血並且達到止帶的效果。可以使用地榆湯進行治療。地榆湯的配方包括地榆、當歸、白芍、川芎、甘草、黃柏、知母、澤瀉、茯苓、桂枝和白朮等藥材。地榆湯具有補氣攝血和止帶的作用。

使用方法是將藥材加水煎煮,每日服用1劑,分2次服用。

地榆湯主要適用於治療經血暴下兼帶下的情況。

地榆的性味為苦寒,具有涼血止血和收斂止帶的效果。當歸的性味為甘辛,有補血活血和調經止痛的作用。白芍的性味為苦酸,有養血柔肝和緩解疼痛的效果。川芎的性味為辛溫,具有活血行氣和祛風止痛的作用。甘草的性味為甘平,能夠補脾益氣和清熱解毒。黃柏的性味為苦寒,對清熱燥濕和瀉火解毒有作用。知母的性味為苦寒,能夠清熱瀉火和生津止渴。澤瀉的性味為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和清熱解毒的效果。茯苓的性味為甘淡,能夠利水滲濕和健脾和胃。桂枝的性味為辛甘溫,有發汗解表和溫經通絡的作用。白朮的性味為苦甘,能夠健脾益氣和燥濕利水。

總的來說,地榆湯具有補氣攝血和止帶的作用,適用於經血暴下兼帶下的情況。在臨床應用中,根據患者的症狀,可以適度增減藥材的使用量。例如,如果患者的月經量過多且血色紫暗,可以增加地榆和黃柏的使用量;如果患者出現腹部下墜和腰痛的症狀,可以加入延胡索和白花蛇舌草;如果患者有便溏和頻尿的問題,可以加入木香和厚朴進行治療。

經血暴下兼帶下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其發病原因主要與氣血不足和寒凝血瘀有關。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經血量過多且呈顏色紫暗且質地黏稠,或伴隨著赤白帶下、腹部下墜和腰痛,有時還可能有腹瀉和頻尿等症狀。

治療上,建議用補氣攝血和止帶的方法進行。地榆湯是一個常用的方劑。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適度增減藥物的配方。


經血暴下兼帶下

經血暴下兼帶下是婦女常見的疾病,指的是婦女出現帶下病症,同時也伴隨著血崩。其發病原因主要與氣血不足和寒凝血瘀有關。

臨床表現:

  • 月經紊亂
  • 經血量多,色紫質稠
  • 伴有赤白帶下
  • 小腹墜脹
  • 腰痠痛
  • 便溏
  • 尿頻

治療方法: 補氣攝血止帶,可使用地榆湯。

地榆湯成分:

  • 地榆
  • 當歸
  • 白芍
  • 川芎
  • 甘草
  • 黃柏
  • 知母
  • 澤瀉
  • 茯苓
  • 桂枝
  • 白朮

地榆湯具有補氣攝血、止帶的作用。使用方法為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方劑可根據患者具體症狀適當加減藥物。例如,對於月經量多且色紫質稠的患者,可增加地榆和黃柏的用量;對於有小腹墜脹和腰痛的患者,可加延胡索和白花蛇舌草;對於有便溏和尿頻的患者,可加木香和厚朴。

經血暴下兼帶下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經血量多且呈顏色紫暗且質地黏稠,伴有赤白帶下、小腹墜脹、腰痠痛,有時還伴有便溏和尿頻等症狀。治療上,宜補氣攝血,藥方可使用地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