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行不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行不止

病證名,見於《竹林寺女科秘方》,又稱「經水不止」,指婦女月經周期紊亂,經血淋漓不斷,非時而下,持續時間超過正常行經期,甚或綿延數十日不止。此證屬中醫「崩漏」範疇,與「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等證有相近之處,然病機與治法各有側重。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經行不止多因衝任不固、氣血失調所致,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氣虛不攝:素體氣虛,或勞倦傷脾,中氣不足,統攝無權,衝任失固,血不歸經。
  2. 血熱妄行:陰虛內熱,或肝鬱化火,熱擾衝任,迫血妄行,致經血非時而下。
  3. 腎虛不固:先天腎氣不足,或房勞多產,損傷腎氣,封藏失職,衝任不固。
  4. 瘀血阻滯:經期感寒、情志不暢,致氣滯血瘀,瘀阻衝任,新血不得歸經,反溢脈外。

辨證分型

  1. 氣虛型:經血色淡質稀,淋漓不斷,伴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㿠白,舌淡苔薄,脈細弱。
  2. 血熱型:經血深紅或紫紅,質稠,量多或淋漓不盡,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
  3. 腎虛型:經血黯淡,質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苔薄,脈沉細。
  4. 血瘀型:經血紫黯有塊,淋漓澀滯不暢,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澀。

治法方藥

中醫治療以「調補衝任、固攝止血」為大法,依證型選方:

  • 氣虛者:補氣攝血,方用舉元煎(《景岳全書》)或歸脾湯(《濟生方》)加減。
  • 血熱者:清熱涼血止血,方用清經散(《傅青主女科》)或保陰煎(《景岳全書》)。
  • 腎虛者:補腎固衝,方用固陰煎(《景岳全書》)或左歸丸(《景岳全書》)加減。
  • 血瘀者:化瘀止血,方用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加減。

古籍記載

《竹林寺女科秘方》將此證歸於「經水不止」,強調衝任損傷為本,後世醫家如傅青主、張景岳等,進一步闡述其與氣血、肝腎之關係,並提出相應治法。此證若遷延不癒,易耗傷氣血,甚則影響生育,故需及早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