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水過多」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水過多

經水過多為中醫婦科病證名,指女子行經期間經血量明顯超過常態,或經期延長而量多者。《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記載:「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四物內加黃芩、白朮各一兩。」此論述提示經水過多之治療可於四物湯基礎上配伍黃芩、白朮,以清熱涼血、健脾攝血。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經水過多多與氣虛、血熱、血瘀等因素相關:

  1. 氣虛不攝:素體脾虛,或勞倦傷脾,中氣不足,統攝無權,沖任不固,致經血失約。
  2. 血熱妄行:陽盛體質,或過食辛燥,或情志化火,熱擾沖任,迫血妄行。
  3. 瘀阻胞絡:經期產後餘血未淨,瘀血內停,阻滯沖任,新血不得歸經而外溢。

證型辨治

  1. 氣虛證

    • 主證:經量多、色淡質稀,面色㿠白,氣短懶言,小腹空墜。
    • 治法:補氣攝血,健脾固沖。
    • 方藥:舉元煎(人參、黃耆、白朮、升麻、甘草)加減,或補中益氣湯。
  2. 血熱證

    • 主證:經量多、色深紅質稠,心煩口渴,尿黃便結。
    • 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 方藥:保陰煎(生地、熟地、黃芩、黃柏、白芍、山藥、續斷、甘草)加地榆、槐花。
  3. 血瘀證

    • 主證:經量多、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後痛減。
    • 治法:活血化瘀,調經止血。
    • 方藥:失笑散(蒲黃、五靈脂)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古籍論述
除《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外,《婦人大全良方》亦提出:「經水過多,為虛為熱。」強調虛熱夾雜之病機;《醫宗金鑑·婦科心法》則分述氣虛、血熱、血瘀之治法,並載方藥配伍。

其他相關概念
經水過多若遷延不癒,可進一步發展為「崩漏」,即經血非時暴下或淋漓不斷,屬婦科急重證候。臨床需結合四診,細辨虛實寒熱,對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