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水斷絕」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水斷絕
病證名,亦稱「經斷」、「經絕」。此名詞在中醫典籍中有兩層涵義,一為生理性停經,二為病理性經閉,分述如下:
一、生理性經水斷絕
指婦女年屆五十歲前後,因腎氣漸衰,天癸竭盡,導致衝任二脈空虛,胞宮失養,月經自然終止。此為《黃帝內經》所載「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之生理現象,屬正常衰老過程,非屬病態。此時多伴隨其他腎虛徵象,如腰膝痠軟、耳鳴、髮白等,然個體差異甚大,早至四十餘歲或晚至五十餘歲皆有可能。
二、病理性經水斷絕
指未至絕經年齡,月經突然或漸進性停止,屬「經閉」範疇。其病因病機可追溯至《金匱要略》所述:「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具體可分為:
- 氣血虛弱:長期勞損、脾胃失調,化源不足,血海空虛而經閉。
- 寒凝血瘀:外感寒邪或陽虛內寒,寒凝胞脈,經血運行不暢而斷絕。
- 肝鬱氣滯:情志不遂,氣機鬱結,阻礙衝任,致經水不行。
- 痰濕阻絡:素體肥胖或脾虛濕盛,痰濕壅滯衝任,胞脈閉塞。
此類病理性經閉,需辨明虛實寒熱,虛者補益(如歸脾湯、人參養榮湯),實者疏通(如血府逐瘀湯、溫經湯),寒者溫化(如艾附暖宮丸),鬱者疏解(如逍遙散)。
補充說明:
- 天癸:中醫視為一種與生殖機能相關的精微物質,受腎氣盛衰支配,其竭盡為絕經關鍵。
- 衝任二脈:主司女性月經與孕育,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虛損則經斷。
此概念與西醫「更年期停經」及「繼發性閉經」部分重疊,然中醫更強調內在氣血與臟腑失衡之整體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