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脈不行」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脈不行

病名:見於《聖濟總錄》卷一百五十一,為「經閉」之別稱,指女子月經閉止不行之病症。

中醫病機
中醫認為,經脈不行多因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常,或經絡阻滯所致。主要病機可分為虛實兩類:

  1. 實證:多因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或痰濕阻滯,導致衝任二脈氣血運行不暢,經血不得下行。
  2. 虛證:常見於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或陰血虧耗,致使衝任失養,血海空虛,無血可下。

相關證型

  • 氣滯血瘀:經閉不行,兼見胸脅脹痛、小腹刺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 寒凝血瘀:經閉伴小腹冷痛,得熱則減,畏寒肢冷,舌苔白滑。
  • 痰濕阻滯:經閉而體胖多痰,胸悶泛惡,舌苔白膩。
  • 氣血虛弱:經閉日久,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淡脈細。
  • 肝腎不足:經閉伴腰膝痠軟,頭暈耳鳴,脈沉細。

治療原則
中醫治療經脈不行,首重辨證論治,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常用治法包括活血化瘀、溫經散寒、化痰除濕、益氣補血,或滋養肝腎等,以調和氣血,疏通衝任。

此病症與現代醫學之「閉經」有相類之處,然中醫更強調整體辨證與氣血調和。歷代醫家如《婦人大全良方》等,亦對經閉有詳細論述,可進一步參閱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