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脈不通」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經脈不通

經脈不通,又稱經閉[1],是指經脈不通暢,氣血運行不暢的病證。多由外感風寒[2]內傷情志[3]、飲食勞倦[4]等因素引起。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調、痛經[5]、閉經、白帶異常、帶下[6]量多、色黃、質稠等。

病因病機

經脈不通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外感風寒:風寒之邪侵襲人體,阻遏經脈,使氣血運行不暢,可導致經閉、痛經等症狀。
  • 內傷情志:情志不遂,肝氣鬱結,可導致經脈不通,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飲食勞倦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可損傷脾胃,導致脾失健運,運化失常,水濕停聚,阻遏經脈,可導致經閉、白帶異常等症狀。

臨床表現

經脈不通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月經不調:月經周期提前或延後,經量過多或過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經色鮮紅或暗紅,經質稀薄或稠厚等。
  • 痛經:月經前後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輕可重,可伴有腰酸背痛、下肢冷痛等症狀。
  • 閉經:月經停止,或經行數月不至。
  • 白帶異常:白帶增多,色黃、質稠,或帶下有臭味等。

診斷

經脈不通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進行診斷。

治療

經脈不通的治療以疏通經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常用中藥有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丹參益母草香附、烏賊骨、海螵蛸等。針灸推拿、拔罐等外治方法也可用於治療經脈不通。

預防

經脈不通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婦科疾病

注意事項

經脈不通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

  • 遵醫囑服藥,不要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量。
  • 避免勞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定期複查,了解病情發展情況。

結語

經脈不通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白帶異常等。中醫治療以疏通經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遵醫囑服藥,避免勞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參考資訊


  1. 血瘀經閉 - A+醫學百科

  2. 風寒 - A+醫學百科

  3. 情志养生_百度百科

  4. 劳倦 - 医学百科

  5. 痛经(妇科病)_百度百科

  6. 带下病 -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