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絡經穴測定儀」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絡經穴測定儀
經絡經穴測定儀為中醫針灸領域常用之儀器,主要透過測量皮膚電阻變化,以觀察人體臟腑經絡功能狀態及定位穴位所在。其理論基礎源自中醫經絡學說,認為經絡乃氣血運行之通道,穴位則為經氣輸注於體表之特定點,而臟腑功能異常可反映於相應經絡與穴位之電生理特性上。
此儀器之構造主要由電源、微安表(電流針)、可變電阻(調控電量)及兩組接觸人體之電極所組成。運作時,藉由電極導通微弱電流,測量體表特定部位之導電性。中醫理論認為,穴位處之皮膚電阻通常較周圍組織為低,故儀器可依據電阻數值變化,輔助判斷穴位精確位置。
於臨床應用上,經絡經穴測定儀主要用於以下兩方面:
- 臟腑經絡功能評估:透過測量原穴、井穴或背俞穴等特定穴位之電阻值,推斷相應臟腑之氣血盛衰與功能狀態。例如,肺經原穴「太淵」若出現異常導電值,可能提示肺系功能失調。
- 穴位定位輔助:以電阻較低處為穴位標誌,協助醫師快速準確找尋治療點,尤適用於初學者或需精確施針之情況。
此技術結合現代電子科學與傳統經絡理論,雖無法完全取代醫師之辨證與經驗,然作為輔助工具,可提供客觀數據以增強診斷與治療之精準度。隨科技發展,部分進階機型更整合數位化分析功能,進一步提升經絡檢測之效率與應用範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