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來小腹痛如刀刺」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來小腹痛如刀刺
證名,屬中醫婦科痛經範疇,指女性經行時小腹劇痛,狀如刀刺,多因熱邪鬱結或血瘀阻滯所致。此證首見於清代吳悔庵《秘傳內府經驗女科》,書中記載:「經行時,由熱邪乘於小腸,閉而不通,以緻小腹痛如刀刺。」其病機與小腸熱結、經脈壅滯密切相關,臨床常見經血色暗、質稠夾塊,兼見煩熱口乾、小便短赤等熱象。
病因病機
- 熱結小腸:外感熱邪或內生鬱熱,下注小腸,與血相搏,阻滯經絡,氣血不通而痛。
- 血瘀阻滯:情志不暢或寒凝氣滯,導致胞宮血行不暢,瘀血內停,發為刺痛。
治法方藥
- 八正散:主治熱結小腸證,以瞿麥、滑石、梔子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使熱邪從小便而解。
- 牛膝散(牛膝、麝香、乳香):牛膝活血通經,引藥下行;麝香、乳香辛香走竄,散瘀開竅,擅治血瘀痛經之劇痛。
相關證候
此證與血瘀痛經有相似之處,然血瘀痛經範圍更廣,可因寒凝、氣滯、虛損等多種因素致病,疼痛特徵多為脹痛、冷痛或隱痛,與「刀刺」之狀有別。若熱瘀互結,可兼見舌質紫暗、脈弦澀等瘀熱之象,治療需清熱與化瘀並行。
辨證要點
臨床須區分熱結與血瘀之主次:熱邪偏重者,痛處灼熱,經血深紅黏稠;血瘀為主者,痛如錐刺,經血紫黑成塊。二者皆屬實證,治法以通為要,或清熱通絡,或活血化瘀,務使氣血調暢,則痛自除。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