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來小便痛如刀割」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來小便痛如刀割
此症屬中醫婦科病證之一,古籍《女科秘寶》稱之為「血淋」,指女性行經期間,小便時疼痛劇烈,如刀割般難忍。其病因多與濕熱下注、瘀血阻滯,或肝腎陰虛、膀胱氣化不利有關。
病因病機
- 濕熱蘊結:經期胞宮氣血充盈,若平素嗜食辛辣厚味,或外感濕熱之邪,濕熱下注膀胱,灼傷血絡,則小便刺痛,甚則尿血。
- 瘀血阻滯:情志不暢,氣滯血瘀,或經血排出不暢,瘀血內阻,影響膀胱氣化,導致小便刺痛。
- 肝腎陰虛: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經期陰血更虛,虛火內擾膀胱,亦可發為此症。
治法與方藥
-
牛膝湯
- 組成:牛膝、麝香、乳香。
- 方義:牛膝活血通經,引藥下行;麝香開竅散瘀,通絡止痛;乳香活血行氣,三者共奏化瘀通淋之效。此方適用於瘀血阻滯型,症見小便刺痛、經色紫黯有塊。
-
海金沙丸
- 組成:海金沙、豬苓、澤瀉、白朮、車前子、木通、萆薢等,研末製丸。
- 方義:海金沙清利濕熱,通淋止痛;豬苓、澤瀉利水滲濕;白朮健脾燥濕;車前子、木通清熱通淋;萆薢分清泌濁。全方側重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下注型,症見小便灼熱、尿色黃赤。
辨證加減
- 濕熱重者:可加黃柏、梔子以增強清熱之力。
- 陰虛火旺者:酌加知母、生地、玄參以滋陰降火。
- 氣滯血瘀者:配伍香附、延胡索以理氣活血。
此症臨床須結合四診,辨明虛實寒熱,對證施治。古籍所載方藥體現了中醫「通因通用」與「標本兼治」之思路,然具體運用仍需隨證化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