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淡如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經淡如水
病證名,指女子月經來潮時,經血色澤淺淡,質地稀薄如水。此證多因氣血俱虛所致,氣虛則推動無力,血虛則經血不充,故見經色淡而質稀。
病因病機:
- 氣血兩虛: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或久病耗傷氣血,致氣血虧虛,無以充盈經血。
- 腎陽不足:腎陽虛衰,溫煦無力,氣化失司,經血不得溫養,故色淡質稀。
- 寒客胞宮:寒邪內侵,陽氣受損,血行不暢,經血失於溫煦而淡薄。
臨床表現:
- 經血色淡如米泔水,質地清稀。
- 或伴有經量減少,經期縮短。
- 兼見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頭暈心悸、腰膝酸軟等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方藥:
-
補氣養血:
- 主方:聖愈湯(黃芪、人參、熟地黃、當歸、川芎)加減,或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加人參、黃芪、香附。
- 氣虛甚者,可加白朮、茯苓以健脾益氣;血虛甚者,加阿膠、枸杞以滋陰養血。
-
溫腎助陽:
- 若兼腎陽不足,畏寒肢冷,可加肉桂、附子、巴戟天以溫補腎陽。
- 方選右歸丸加減,以補腎填精,溫陽化氣。
-
散寒暖宮:
- 若因寒客胞宮,小腹冷痛,可加艾葉、吳茱萸、延胡索以溫經散寒,止痛調經。
- 虛寒甚者,可加生薑、附子以增強溫陽散寒之力。
加減用藥:
- 腹痛明顯者,加阿膠、艾葉、延胡索以養血止痛。
- 兼見脾虛濕盛,舌苔白膩者,可加蒼朮、陳皮以健脾燥濕。
- 若氣血虛極,形寒肢冷,可加鹿角膠、紫河車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峻補精血。
總結:
「經淡如水」一證,以氣血虛弱為本,治療當以補益氣血為主,兼顧溫陽散寒。臨證需辨明虛實寒熱,靈活加減用藥,以使氣血充盈,經調而病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