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禁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禁瘡,病證名。出《痘疹經驗良方》。指痘疹初出,或一二點,見於隱僻輳節、四肢之間。古人認為此瘡一齣,則其痘瘡不得宣發成漿,故稱禁瘡。分胃禁、火禁、水禁、風禁、寒禁。詳見各條。

禁瘡,又名痘禁。《痘疹經驗良方》云:「痘疹初出,或一二點,見於隱僻輳節、四肢之間,名曰禁瘡。此瘡一齣,則其痘瘡不得宣發成漿,故名禁瘡。」

禁瘡多見於小兒,初起時,皮膚出現一兩個紅色小丘疹,表面光滑,無滲出液,無痛癢感。隨後丘疹逐漸增多,並向周圍擴散,丘疹表面出現水皰,水皰破潰後形成糜爛面,有少量滲出液,伴有疼痛和瘙癢感。

禁瘡的病因主要與患者的體質和外邪的侵襲有關。體質虛弱、抵抗力低下者,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從而引發禁瘡。外邪侵襲人體後,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毒邪內蘊,從而形成禁瘡。

禁瘡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為主。可用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等清熱解毒的中藥煎水內服,或用黃連、黃芩、黃柏等清熱燥濕的中藥煎水外洗。禁瘡患者還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禁瘡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平時要注意鍛鍊身體,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2. 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傳染源。
  3. 在流行季節,外出時要戴口罩,做好防護。
  4. 一旦發現患有禁瘡,要及早治療,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