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進針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進針管
進針管為針刺輔助器具之一,屬管型構造,其長度略短於所配毫針,管徑則以能容納針尾為準。此器具之設計旨在輔助進針,操作時將毫針置入管內,管身貼附穴位表面,繼而以指力彈擊針尾,藉由瞬間力道使針尖迅速穿透皮膚,達到減輕進針痛感之效。
此技法源於傳統針刺手法中「速刺」之概念,透過器械輔助,使針體在短時間內突破皮膚阻力,減少對皮下神經末梢之刺激,從而降低患者不適。進針管尤適用於初診畏痛者,或需頻繁進針之治療情境,亦能協助施術者統一進針深度與角度,提升操作精準度。
於中醫理論中,進針流暢與否關乎「得氣」效果,《靈樞·九針十二原》強調「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進針管之使用可縮短「候氣」時間,使經氣易於調動。此外,其管壁對針體之約束作用,能避免進針時針身彎曲,符合《針灸大成》所述「持針之道,堅者為寶」之原則。
現代臨床中,進針管多配合不鏽鋼毫針使用,材質以輕質金屬或醫療級塑料為主,兼顧耐用與滅菌需求。其形制雖簡,然結合了傳統針法「輕、快、穩」之要領,體現中醫工具「以械助術」之智慧。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