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近節段取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近節段取穴是取穴法分類名。指在臨床治療和針麻時所選用的穴位與病痛或手術部位屬於同一或鄰近的脊髓節段所支配。通常所稱的局部取穴、鄰近取穴均可歸屬此類。再如胸腔病癥或手術取用上肢穴,腹腔病癥或手術取用下肢穴,也屬於此類。針麻中,顱腦手術取顴髎,甲狀腺手術取扶突,頸部手術取合谷、內關等均是。
近節段取穴是根據中醫經絡學說,將人體分為十二個經脈循行區域,每個經脈循行區域對應一個脊髓節段,當人體某個部位出現病變時,可以取該部位所屬經脈循行區域的穴位進行治療。
近節段取穴具有以下特點:
- 穴位與病變部位在同一或鄰近的脊髓節段所支配,因此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 穴位與病變部位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可以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 近節段取穴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不易出現併發症。
近節段取穴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頭痛、失眠、胃痛、腹痛、便秘、尿頻、月經不調等。
以下是近節段取穴的臨床應用舉例:
- 頭痛:取百會、風池、合谷等穴位。
- 失眠:取神門、太溪、內關等穴位。
- 胃痛:取足三里、梁丘、公孫等穴位。
- 腹痛:取中脘、足三里、梁丘等穴位。
- 便秘:取大腸俞、天樞、足三里等穴位。
- 尿頻:取膀胱俞、三陰交、太溪等穴位。
- 月經不調:取關元、中極、三陰交等穴位。
近節段取穴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
以下是近節段取穴的古籍原文:
《針灸大成》卷三:“近節段取穴者,如胸腔病取上肢穴,腹腔病取下肢穴,皆是也。”
《針灸集成》卷二:“近節段取穴者,如頭痛取風池、合谷,胸痛取膻中、內關,腹痛取中脘、足三里,皆是也。”
《針灸學》第十五章:“近節段取穴法是根據中醫經絡學說,將人體分為十二個經脈循行區域,每個經脈循行區域對應一個脊髓節段,當人體某個部位出現病變時,可以取該部位所屬經脈循行區域的穴位進行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