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緊唇」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緊唇

證名,首見於《諸病源候論》,指口唇緊縮、難以開合之症,亦稱「藩唇」或「繭唇」。此症多見於小兒,臨床表現為唇口緊小,甚者影響飲食,若延誤治療,恐致危候。《世醫得效方·唇病》記載:「口緊唇小,不能開合,飲食不得,不急治則死……名曰緊唇,又名藩唇。」《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亦云:「更有繭唇一癥,又名緊唇,又名藩唇。」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緊唇多因風熱邪毒外襲,或脾胃濕熱內蘊,上攻唇口所致。小兒臟腑嬌嫩,脾胃運化未充,易受外邪或飲食不節所傷,導致氣血壅滯,唇部失養,發為緊縮之症。此外,情志鬱結、氣滯血瘀亦可能誘發此病。

辨證論治

  1. 風熱外襲:唇口緊縮,局部紅腫熱痛,或伴發熱惡寒。治宜疏風清熱,方用荊防敗毒散加減。
  2. 脾胃濕熱:唇緊腫脹,口乾黏膩,苔黃膩。治宜清熱化濕,方用瀉黃散合苡仁湯。
  3. 氣滯血瘀:唇部緊硬,色暗紫,日久不愈。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外治法

  • 黃柏散: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毒熾盛者。
  • 白灰散:收斂生肌,多用於唇部潰爛久不癒者。

相關證候
緊唇與「繭唇」相似,然繭唇多指唇部腫硬如繭,病程較長,或與痰瘀互結相關,可參見該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