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筋惕肉瞤」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筋惕肉瞤,是指身體筋肉不由自主地跳動。本症首見於《傷寒論》,又名“身瞤動”,在《金匱要略》中則稱為“身瞤”、“四肢聶聶動”。臨床上常與大汗亡陽、手足厥冷、或陽虛水泛、寒戰等症並見。
常見證候
- 陽虛筋惕肉瞤:面色白、惡寒、汗出、手足厥冷、筋肉跳動,舌淡苔白,脈微。
- 水氣內動筋惕肉瞤:發熱、頭眩、心下悸動、筋惕肉瞤,身體振振站立不穩,舌淡苔白,脈沉。
鑒別分析
- 陽虛筋惕肉瞤與水氣內動筋惕肉瞤:陽虛筋惕肉瞤常發生於傷寒誤治之後,如脈浮緩、汗出惡風的桂枝證,反誤用大青龍湯發汗,勢必大汗亡陽,故手足厥逆,陽虛不能溫煦筋肉,故見筋惕肉瞤之症。本症鑒別要點在於汗出亡陽,手足厥逆,然後出現筋惕肉瞤,治療當以扶陽為急務,可用四逆湯。
- 水氣內動筋惕肉瞤:是太陽表證過汗,表雖解,但汗後亡陽,水氣內動,上乘為心悸,為頭眩;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陽虛失養,則筋脈無主,故筋惕肉瞤,身體不支而搖搖欲倒,治當溫腎陽以散水氣,方用真武湯。上述兩證雖皆為陽氣虛寒之證,一為單純陽虛,一為陽虛而挾有水氣內動,臨床不難辨認。
文獻別錄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黃汗之病…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馳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參考資料
- 張仲景. 傷寒論.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 王叔和. 金匱要略.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