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筋結」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筋結,中醫名詞。
筋結是指體表出現成串或散在性的結塊。肝主筋[1],肝失調達,血氣凝結而成。《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髮病源流[2]》:「肝之經脈不調,氣血失節,往往有筋結之患,不論骸體間,纍纍若胡桃塊狀是也。」治當以調肝散結為大法。
筋結的臨床表現:
-
筋結多發於四肢、軀幹、頭面部等處,可呈串珠狀或散在結節,大小不等,質地堅硬,活動度差,局部可有壓痛。
-
筋結多數無自覺症狀,少數患者可有局部疼痛、麻木、活動受限等。
筋結的治療:
-
中醫外治法。可用中藥外敷、熏洗、拔罐等方法,有助於活血化瘀、消腫散結。
筋結的預防: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參考資訊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