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筋極」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筋極
筋極為中醫病證名,屬「六極」之一,指因肝臟功能失調或虛損導致筋脈失養所引發的一系列病候。此證以筋脈疲乏無力、肌肉轉筋(抽筋)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見舌卷囊縮、爪甲疼痛等症。
中醫理論基礎
肝與筋的關係
中醫認為「肝主筋」,筋的柔韌與運動功能依賴肝血的濡養。《黃帝內經》指出:「肝者,罷極之本」,說明肝與人體的耐受疲勞能力密切相關。若肝血不足或肝氣鬱滯,則筋失所養,導致筋脈拘急、疲怠等症狀。
病因病機
- 肝血虧虛:久病體虛、失血過多或脾胃虛弱,導致肝血不足,筋脈失養。
- 肝氣鬱結:情志不遂,肝氣鬱滯,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於濡潤。
- 外邪侵襲:如《備急千金要方》所述,春季感受風寒濕邪,可致「筋痺」,若久病不癒,邪氣內傳於肝,則發為筋極。
- 虛勞過度:長期勞累,耗傷肝腎精血,使筋脈失於溫煦滋養。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
- 筋脈疲乏無力,易倦怠。
- 肌肉轉筋(抽筋),常見於小腿、手指等處。
- 十指爪甲疼痛,不能久立。
- 嚴重者可見舌卷囊縮(舌體捲曲、陰囊收縮)、口唇青紫等危候。
兼證分型
- 虛證:以肝血不足為主,症見筋軟無力、爪甲枯槁、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
- 實證:以肝氣鬱結或肝火上炎為主,症見筋急拘攣、爪甲青黑、脅肋脹痛、口苦易怒等。
治療方藥
虛證治法
- 滋補養榮丸:適用於肝血不足,筋失所養者,可補血柔肝。
- 補肝湯(《醫宗金鑒》):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等,養血舒筋。
實證治法
- 羚羊角散:清肝瀉火,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筋急煩躁。
- 犀角地黃湯:涼血解毒,適用於熱毒熾盛、筋脈灼傷者。
- 天雄丸(《千金方》):溫陽通絡,適用於寒凝筋脈者。
相關概念
- 六極:指氣極、血極、筋極、骨極、肌極、精極,為虛勞重症的分類。
- 筋絕:筋極之危重階段,見《靈樞·經脈》,描述為「筋急引舌與卵」,預後不良。
筋極的辨證需結合整體狀況,區分虛實,並注重調理肝臟功能,以恢復筋脈的濡養與柔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