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殘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殘風
殘風,又稱地傾,為中醫眼科病證之一,指眼瞼外翻,狀若被人翻轉之態,屬「風牽瞼出」範疇。此病多因風邪外襲、經絡失調,或氣血虧虛、筋肉失養所致,臨床以眼瞼不能閉合、外翻紅赤為主要表現。
病因病機
- 風邪客絡:風為陽邪,其性開泄,若外感風熱或風寒之邪,侵襲眼瞼經絡,導致瞼部氣血壅滯,筋肉弛縱,發為外翻。
- 氣血兩虛:久病體弱或脾胃虧虛,氣血生化不足,眼瞼失於濡養,筋肉無力收攝,遂成殘風。
- 痰濕阻絡:痰濕內蘊,阻滯脾經,瞼絡氣機不暢,亦可誘發瞼皮鬆弛外翻。
臨床表現
- 眼瞼外翻,瞼緣不能貼合眼球,甚則結膜暴露。
- 瞼部紅腫灼痛,或乾澀不適,淚液外溢。
- 日久可伴見白睛紅赤、黑睛生翳等變證。
辨證論治
-
風熱襲絡
- 主證:眼瞼突然外翻,紅腫熱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 治法:疏風清熱,通絡調瞼。
- 方藥:菊花決明散加減,或選用防風、荊芥、連翹等疏風清熱之品。
-
氣血不足
- 主證:眼瞼緩慢外翻,面色無華,乏力,舌淡脈細弱。
- 治法:益氣養血,溫通瞼絡。
- 方藥:八珍湯合黃芪、升麻等升提之藥。
-
痰濕阻滯
- 主證:眼瞼腫脹外翻,胸悶納呆,苔膩脈滑。
- 治法:化痰除濕,健脾通絡。
- 方藥:二陳湯加白朮、蒼朮等健脾化濕之品。
外治法
- 針灸:取攢竹、絲竹空、四白等穴,配合足三里、合谷以調和氣血。
- 藥物外敷:風熱者可用金銀花、蒲公英煎湯濕敷;氣虛者以艾葉溫熨。
殘風一證,首重辨明虛實。外感風邪者多發病急驟,內傷氣血者則病程纏綿,臨證需審因論治,以復瞼絡之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