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金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金形之人

金形之人為中醫體質分類之一,源自《黃帝內經·靈樞》之〈陰陽二十五人〉篇。其文曰:「金形之人,比於上商。」此類體質以五行中「金」為核心,對應肺與大腸之生理特性,並外顯於形神特徵。

形神特徵

金形之人多具以下特質:

  1. 體態:身形方正,肩背挺拔,骨節分明,肌膚偏白而緻密,頭面較小,手足纖細,行動輕捷。
  2. 氣質:性情剛毅果決,思慮周密,重義輕利,然易顯肅殺之氣,或憂悲過度。
  3. 音聲:語音清亮,如金屬叩擊,屬「商音」。

生理與病理傾向

  • 臟腑關聯:金主肺與大腸。肺氣充沛則呼吸調暢,衛外固表;大腸傳導得宜則排泄通順。若金氣失衡,易見咳嗽、氣喘、皮膚乾燥或腸道壅滯。
  • 四時適應:耐秋冬而畏暑熱,因金性涼降,與燥金之氣相應,然過燥或寒涼易傷肺津。

陰陽二十五人之分型

〈陰陽二十五人〉進一步將金形分為五亞型(上商、鈦商、右商、少商、左商),各兼夾其他四行特性,影響體質細節。例如:

  • 上商:純金之質,剛正不阿。
  • 少商:金氣不足,形薄聲弱,易生悲憂。

養生調攝

金形之人宜順應「收斂肅降」之性:

  • 飲食:多食白色食材(如百合、白木耳)以潤肺,少辛增酸以助金氣內斂。
  • 起居:秋季宜靜養,避免過度耗散,可習導引術調息固氣。

此類體質辨識,需結合望聞問切四診,以明辨其陰陽偏頗,方能精準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