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金星內鎖」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金星內鎖
金星內鎖為中醫眼科病證之一,首載於《眼科易簡補編》。其特徵為瞳神縮小,形如金色秤星,故名「金星」。此病多因心脾積熱,上炎於目,灼傷津血,致使目絡失養,瞳神失調而成。
病因病機
- 心脾積熱:
過食辛熱厚味,或情志鬱結化火,導致心脾兩經熱盛。心主血脈,脾主運化,熱邪循經上攻於目,耗傷津液,灼傷血絡,使瞳神失於濡養而收縮。 - 津血耗損:
熱邪久蘊,陰液虧虛,肝腎精血不足,目竅失潤,瞳神失去正常開合功能,遂成金星內鎖之象。
臨床表現
- 瞳神明顯縮小,邊緣呈現金色光點,狀如細星。
- 或伴目赤澀痛、視物昏矇,甚則畏光流淚。
- 若兼肝腎陰虛,可見頭暈耳鳴、口乾咽燥等虛熱之候。
辨證論治
- 清心瀉脾:
若屬心脾實熱,治宜瀉火解毒,方選瀉黃散合導赤散加減,以清心脾積熱,通利目絡。 - 滋陰養血:
若熱傷陰血,需佐以滋陰潤目,如杞菊地黃丸配合活血通絡之品,以滋養肝腎,調和瞳神。 - 局部療法:
傳統中醫外治可配合針刺攢竹、睛明等穴,或點用清熱明目之藥汁,以緩解局部症狀。
相關病證辨析
金星內鎖與金花內障(見《銀海精微》)有相似之處,然金花內障以瞳神散大、眼前金花亂舞為主症,多因肝風上擾或痰火攻目所致,二者病機與治法迥異,臨床需詳加鑑別。
此病反映了中醫「五輪學說」中瞳神屬腎、目絡通心的理論,治療上需結合臟腑辨證,標本兼顧,方能收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