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金彭>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金彭,字又籛,清代醫家,江蘇儀征人。出身醫學世家,自幼習醫,承襲家學,精研醫理。其家族世代行醫,家中藥材儲備豐足,宛如藥肆。金彭仁心濟世,遇貧病者求診,不僅悉心診治,更常贈藥施救,醫德廣受稱頌。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儀征爆發大疫,金彭召集十餘名藥工於家中趕製丸散,廣施救濟,活人無數。其臨證經驗豐富,尤擅傷寒之學,曾撰《傷寒變通論》,探討傷寒病機之變化與治法之靈活運用,惜未刊行,後世未能得見全貌。
金彭之侄金穎川,亦繼承家學,醫術精湛,名噪一時,足見金氏醫學之深厚底蘊。
中醫專業視角:金彭與傷寒學
清代傷寒學派興盛,醫家多宗仲景之說,而金彭所著《傷寒變通論》,從書名推測,可能側重於《傷寒論》之臨證變通。傷寒之學,核心在於辨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而治,然疾病千變萬化,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金彭或從氣化理論、標本緩急等角度,闡述傷寒證治之靈活運用,反映其對「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深刻理解。
此外,清代溫病學漸興,金彭身處乾隆年間,或受葉桂(天士)等溫病大家影響,其治疫經驗可能融合傷寒與溫病治法,如以清熱解毒、化濕辟穢等法應對疫癘,此亦符合中醫「辨證論治」之精髓。
金彭之事蹟,不僅展現醫者仁心,更體現中醫「因勢利導」的治療智慧,其學術思想雖未完整流傳,然其家族醫術與濟世精神,已為清代地方醫學史添一筆重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