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金銘>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金銘
金銘,字子弁,清初醫家,金山(今屬上海市)人。師從名醫秦昌遇,盡得其傳,醫術精湛,臨床治驗豐富。金銘深諳中醫理論,尤擅藥性辨析與方劑運用,曾撰《藥能》一書,惜未刊行,其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未能廣傳。其孫學謙繼承家學,延續其醫業。
學術背景與醫術特色
- 師承淵源
金銘師事秦昌遇,秦氏為明末清初著名醫家,精通內科與雜病治療,尤擅脈診與辨證。金銘承襲其師重視「四診合參」與「辨證求因」之學術風格,臨床注重病因病機分析,強調「審證求因,因證施治」。 - 《藥能》與藥性理論
《藥能》一書雖未刊行,然從書名推測,內容當以闡述藥物性能為主。中醫藥性理論核心為「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及「歸經」,金銘可能結合臨床經驗,對藥物功效進行系統歸納,或進一步探討藥性與證候之對應關係,反映其對「藥證相符」原則之重視。 - 臨床治驗
清代醫家多崇實學,金銘既得秦昌遇真傳,其診療當以實效為先。據其背景推論,可能擅長內科雜病,如脾胃失調、氣血鬱滯等證,並善用調和氣血、疏肝健脾等法,契合當時江南地區濕熱交蒸、情志致病多發之地域特點。
歷史影響
金銘之學術成就雖因著述未刊而受限,然其家族醫業由孫學謙延續,顯示其醫學思想於家傳體系中得以保存。清代江南醫家輩出,金銘作為地方代表性醫者,其生平亦反映明末清初民間醫家「師承家傳」之傳統模式,對理解當時醫學傳承具有史料價值。
(註:本文結合史料記載與中醫理論推論而成,部分內容為基於歷史背景之合理闡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