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金瑬珂>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金瑬珂(生卒年不詳),明代醫家,字潤寰,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時聰穎過人,有「神童」之譽,及長遵母命習醫,潛心鑽研《黃帝內經》等醫典,博覽群書,尤擅去蕪存菁,融會貫通。

金瑬珂臨證推崇古醫家「和緩」之道,認為醫者當如春秋名醫醫和、醫緩,從容不迫,以平和之氣調治疾病。即便面對險證,亦能沉穩應對,以辨證論治為核心,強調「四診合參」,注重望、聞、問、切之細微變化,尤其擅長透過脈象與舌診洞察病機。其診治鰥寡孤獨,不僅分文不取,更常資助藥資,仁心仁術,為時人所敬重。

在學術思想上,金瑬珂重視「陰陽五行」與「臟腑經絡」理論的結合,認為疾病之生,不外乎內外因交互為患。其著作《明醫醫鑑》雖佚,但據傳載有對《內經》與《傷寒論》的獨到見解,尤其對「氣血津液」的調理與「六淫致病」的辨析頗具心得。另撰《外科精微》,強調外科疾患亦當內外兼治,重視「托毒外出」與「扶正祛邪」並行;《體仁編》則闡述養生之道,提倡「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調神理念;《兒科慈幼錄》專論小兒「稚陰稚陽」之體,主張用藥輕靈,慎用峻劑。

其子金燦承襲父業,亦以醫名世,使金氏醫學得以延續。金瑬珂之學術雖散佚不全,然其融合經典與臨證的思維,以及重德輕利的醫風,仍為後世中醫所稱道。